1、目前,在我國許多地區(qū)中,公路已經(jīng)有了較長的使用年限,其中,一些老路面往往存在著路面質量通病,并且既有的公路交通建設逐漸難以與現(xiàn)階段交通通行量相滿足,極大地影響到了人們的通行。對此,在公路路面擴寬施工中,需要針對老路面進行一定的處理,從而有效地解決老路面中存在的問題,使公路擴寬施工得以順利進行。
2、老路面板底脫空問題處理技術
對于老路面存在的板底脫空問題,在處理前期,需要針對老路面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查與檢測,與設計要求相結合,對壓漿方式進行利用來對板底脫空段落進行處理。具體來說,鉆孔位置與裂縫之間應該控制30-50cm的間距,設置3-5個鉆孔于每個板塊上,在板角位置鉆孔4個,板中央位置鉆孔1個。假如發(fā)現(xiàn)基層地面也存在脫空問題,在實際鉆孔期間應該完全鉆透基層。在鉆孔作業(yè)完成以后,應該清除孔內殘渣,便于后期壓漿工作正常開展。同時,應對裂縫中存在的雜物、泥土等進行清理,保證壓漿期間排水與排氣的通暢性。另外,在正式壓漿以前,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干凈板下的積水。壓漿期間,應通過一系列的試驗來對漿液的配比進行確定,通常7d抗壓強度需要超過3MPa,并且終凝時間應該控制在3.5h之內。在攪拌均勻水泥漿以后需要進行過篩,之后將其合理存放。假如壓漿期間,孔洞有產生冒漿的問題,應該對塞子進行利用來封堵。當板塊周邊開始出漿,板塊向上抬起1mm,則可以對壓漿進行停止。同時,應該及時地清理施工期間殘留在路面的泥漿,路面硬化之前禁止通車。壓漿完成以后,符合硬化標準,需要開展彎沉測量,從而對其是否與施工要求相符合進行確定,一般來說,需要連續(xù)壓入2-3次漿。經(jīng)過一系列的檢查,壓漿符合標準以后,利用砂漿對壓漿孔實施封堵。
3、老路面錯臺問題處理技術
在開展新路路面面層加鋪施工以前,需要針對錯臺實施有效的處理。處理期間,首先需要進行銑刨,再對磨平機進行利用磨平錯臺,使面層的厚度與平整度能夠與施工要求相符。通常來說,在處理老路面錯臺問題時,對于磨平法、填補法應用較多。錯臺量小于10mm時,往往磨平法較為適用,清除干凈雜物以后,需要進行嵌縫料的填補;錯臺量大于15mm時,需要對水泥混凝土進行利用來進行填補。在對老路面錯臺問題處理結束后,應該針對處理的部位進行嚴格復檢,一般來說,錯臺量低于5mm時,則為達標。
4、老路面角隅破壞的處理技術
對于老路面存在的角隅破壞問題,在裂縫寬度大于5mm時,斷塊上如果存在裂縫、周圍存在剝落、補塊已經(jīng)受到破壞等現(xiàn)象的,都需要開展補塊處理工作。具體來說:第一,應該對補塊尺寸進行確定。假設路面基礎問題嚴重,應該將其全部鑿除;鋸縫處與破損位置之間的距離應該控制在30cm以上;假如邊界與現(xiàn)存的裂縫之間距離超過了180cm,或者是裂縫與現(xiàn)有接縫之間的距離在90cm以內,就需要外移邊界,從而使裂縫與接縫能夠控制在板塊內部。第二,需要開展放樣和鋸混凝土作業(yè)。在此期間,應該順著橫、縱向邊界在整個深度范圍內進行切割。并根據(jù)實際需要,鋸一條深度適宜的縫。第三,去除混凝土。在對混凝土進行去除前,應謹慎,避免損傷到基層。應與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相結合來控制好去除的面積。第四,準備好墊層的施工。在去除好混凝土以后,應該清除干凈松散的材料與雜物,之后針對基層與墊層等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保護。第五,攪拌混凝土,保證其攪拌均勻性,在補塊位置進行攤鋪,同時,對插入式振搗器進行利用,從而使板邊與周圍混凝土的振搗充分性得以確保。在做好補塊以后,需要對養(yǎng)護工作進行注重,通?梢詫m當量的養(yǎng)護劑進行添加。在攤鋪完成12h內,在板塊中間需要鋸縫,深度應該控制在板厚的1/3,并在50h以內實施封縫處理。
5、老路面裂縫問題的處理技術
第一,對于一些縫寬小于0.5mm,并且沒有擴展性的裂縫來說,在對其進行處理時,可以對環(huán)氧樹脂材料進行利用來實施灌縫處理。